当乌驴皮在铜锅中翻腾,东阿阿胶氤氲雾气里升腾着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厚重感。当三百年非遗品牌穿上“新衣”,鲁小吉系列卤味正在俘获年轻人的味蕾。轻咬一口,周村烧饼的酥脆唤醒儿时记忆……
6月13日-15日,一场横跨世纪的商业史诗即将在泉城盛大开幕。
第九届中华老字号(山东)博览会,将以3万5千平方米的文明矩阵,向世界宣告:世界上只有两种传世品牌——老字号品牌和其他品牌。
从清康熙年间传承至今的玉堂酱园,传承传统工艺三百多年,将“酱菜世家”的招牌淬炼成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活化石。
即墨老酒起源于商代,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,成为中国黄酒的北方代表,堪称历史名酿、中华瑰宝、黄酒北宗。
中国禽类制品高端品牌-德州扒鸡®,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.....
这些传承上百年的老字号,不仅是商业实体,更是历史长河中的活化石。它们穿越战火、变革与时代更迭,将商脉基因深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,成为中华商业史的具象化图腾。
野风酥的鏊子翻腾着天地乾坤,百年传承的煎饼技艺化作“以食喻礼”的待客之道,让“一盘鏊子烙日月,一张煎饼包天下”的齐鲁饮食哲学香飘美日韩等二十余国。
一木一浮生,一雕一乾坤。泰山脚下,桃木王以刀为笔雕刻时光,将五木之精化作流动的史诗,木体清香里沉淀着肥城民俗的千年底蕴,将中国传统木雕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黄河入鲁处的东明香肚,以320年前流行江浙一带的南京冰糖小肚为基础,经鲁菜改良形成,在东明已有近百年历史。香肚匠人代代传承,负薪构堂,终使街巷烟火升华为非遗明珠……
这些老字号不仅是商品,更是活态的文化图腾,在博览会的舞台上,非遗技艺与地方民俗正以创新之姿重生。
东阿阿胶制作技艺,历经99道工序,方使胶块“黑如翳漆,光透如琥珀”。
起源于明朝衡王府贡品糕点坊的隆盛糕点技艺,选料考究、制作精细,历经一百七十多年,经过七代人传承精研,百年来经久不衰,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州标志性特产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芝酒传承酿酒技艺之精华,坚守“粮必精、水必甘、曲必陈、器必洁、贮必久、工必细、管必严”21字酿酒真经。每瓶芝香酒都要经历粮、水、曲、窖、贮、管理等环节的极致考核,方才形成芝香典雅的经典白酒,传承五千年经久不衰、历久弥香……
这些濒临失传的绝技,在老字号的坚守中化为“中国制造”的原始基因,成为世界非遗名录中的璀璨明珠。
宏济堂始终坚守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的百年堂训,以生产质量过硬的药品赢得广泛赞誉。
天真口腔坚守创办之初的承诺“镶的牙如果坏了,免费包修,报销路费。”同时每年为老人安排口腔义诊,体现老字号的责任担当。
崔字牌小磨香油历经20代传人,始终坚守传统石磨工艺,研磨过程低温、低压,完整守护芝麻中珍贵的天然芳香与活性营养。一滴香油沉淀600年,诚信不变,愈久弥香……
老字号的金字招牌,不仅是品质的代名词,更是一代代匠人以生命践行的“信义契约”。
当兰陵美酒创新引进恒温恒湿洞藏技术,公司几十年原浆老酒也在厂区的适宜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保存。
鲁味斋推出以“能与朋友分享的零食”为定位的新品“王大明和他的朋友们”系列,换包装不改品质,为企业发展中注入的新时代基因。
还有非遗糕点盲盒、养生阿胶奶茶、扒蹄味冰激凌……传统品牌正以颠覆性创新书写商业蓝图,让历史与未来在此刻共振。
站在趵突泉畔展望,这场盛会宛若当代版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既有历代匠心的薪火相传,更有数字时代的破界创新。那些穿越战火与变革的老字号,正如不老的泰山,在新时代的曙光中展现出最雄浑的轮廓。这场盛会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,而是一个古老文明向世界递交的崭新商业宣言,当文明厚度转化为产业高度,五千年淬炼的东方商道,终将定义人类商业文明的未来形态。